老子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通俗来讲,睡觉是人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收藏、吸收能量的过程;白天工作、学习则是释放能量的过程。阴阳各半,缺一不可。在这个熬夜成性的时代,要想睡个踏实觉还真是有点难。我们知道充足的睡眠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以让大脑休整,让肝脏自我修复,让免疫系统更加强悍等。不过在睡觉的时候,发生的事情真的是让人太害怕了,就比如说梦游症。
关于梦游的历史纪录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然而直到最近,梦游才被归为单独的睡眠障碍诊断和神经障碍中。酒精中毒、解离状态、神游状态、癫痫、快速眼动期行为失调(REMbehaviordisorder,RBD)以及夜间发生的许多其他障碍被集中在一起称为梦游症(somnambulism)。根据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统计:3.6%的成年美国人可能患有睡行症。所以,梦游算是蛮常见的症状。
梦游的奇怪现象是,当事人可在行动中从事很复杂的活动,会开门上街、拿取器具或躲避障碍物,而不致碰撞受伤。活动结束后,再自行回到床上,继续睡眠。成年人发生梦游,多与患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有关。研究发现,梦游与睡眠状况有关。如果你长期睡眠不足、不规律、精神压力大或服用药物……都有可能造成梦游。
梦游在孩童时期比较多见,成年的睡行症往往是因为自身精神状态的不稳定或是近期的压力等心理原因造成的。但关于坊间流传的不能叫醒梦游者的言论都是假的!叫醒梦游者并不危险。研究表明,梦游主要是人的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大脑的活动包括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通常人在睡眠时,大脑皮质的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中,倘若这时有一组或几组支配运动的神经细胞仍处于兴奋状态,就会产生梦游。
那怎么样避免梦游呢?避免会引起“梦游”的原因,如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压力、疼痛、膀胱充盈或服用某些药物,必要时药物治疗,如果发作次数不多,一般无需治疗;若发作频繁,应该求助专业医疗机构,排除癫痫等其他疾病,给予药物治疗。另外孩子在“梦游”时最好不要叫醒,可引导其回到床上继续睡眠;移除睡眠环境的危险物品,避免孩子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