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作为社会新一代,正在登上社会建设的舞台,随之而来的是90后对于社会适应及家庭关系处理等的问题。#人大失联女毕业生确认离世#
本章面对以上问题结合案例分析:
26岁的李磊感情上出现了问题,以至于不想上班和不愿与外人接触,经常性失眠,被医院诊断为焦虑和抑郁。
当见到李磊时,是他母亲陪他一起来的。母亲非常主动切富有主见,李磊在交流时语气低沉并时常望向母亲,过程中有时被母亲打断,母亲帮助李磊纠正某些说法,从两人交流状态判断李磊对其母亲有一定依赖性。
经李磊反映得知,去年8月份其新谈了一个女朋友王宁,一开始感觉挺好,但三四个月之后就有一些不适应,王宁脾气很犟,感到两人无法很好沟通。
王宁要买辆奔驰,李磊劝她不要太显露自己,但她不听劝告还与之争吵,平时二人在一起为一些小事就争吵,两人交往三四个月后就不断出现矛盾,不久后二人就分手了。
王宁的父亲是个地方干部,和李磊所在公司的老总是铁哥们,李磊被王宁的父亲安排在总公司的财务部,再与王宁相识以前李磊已经是分公司的一名经理。
自从两人交往以后公司上上下下就都知道了。现在两人分手外面议论很多,导致李磊上班心神不宁怕被领导职责,怕同事或客户背后议论,怕周围人笑话。
在上班时已经没心思处理工作,平日里都在想着别人会怎么议论,下级反映事情也没心思听,思想集中不起来,平时看到别人在说话怀疑别人是在说他。
过去休息时间常去打篮球,跑长跑,近半年来由于和王宁的矛盾,这些活动也都取消了,主要是提不起精神来,下了班后只想回家,回到家里总是胡思乱想。
周一至周五与工作搏斗,周六到周日与时间搏斗,搞得自己精疲力竭,一点精神都没有。
原打算换一个工作环境,但又舍不得现在的工作和收入,父母供养自己不容易,辞掉工作完全靠他们,也不行对不起他们。
现在遇到什么都会自责,走在路上一只猫窜出来,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有人乱扔垃圾也会认为自己也有责任,所有事都往自己身上揽,尽管认为这样不对,但还是会这样思考,现在已经是畏首畏尾什么事都怕做,到了什么事都不愿做的地步。
其母亲反映儿子是喜欢王宁的,但她脾气犟儿子说服不了她,和她交往之后开始有压力,晚上睡不着。
王宁曾经一个人去澳洲并在那里交了个男朋友,但不久就分手了,她心里有创伤,现在全部搞到儿子身上,后来劝他与其这样不如不交往,但儿子不肯。
现在儿子工作也因为这件事受到影响。
儿子在和王宁交往前曾有一个女友,是外地的,人很好,也关心儿子,对儿子一直百依百顺,最初我们家长认为王宁好,气质好、学历高、懂外语、家庭条件好,现在儿子这样了,想想不值得,还不如以前的女友。
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让儿子减轻压力,正常生活。
第二次见李磊仍和母亲一起,说从上次见面后情绪有所缓解,过去每晚都想王宁的情况好一点了,睡眠也有改善。
第一次见面后的晚上,李磊和以前的女友孟月电话联系了,孟月就到李磊家里,看到他这个样子,两人都很伤心,都流泪了。
在与王宁见面前两人一直相恋相爱,两人还开了一家小公司,但是自从跟王宁见过后,李磊嫌孟月是外来妹,学历不高,不会外语等等,十分坚决的离开了孟月。
李磊说尽管孟月来看过我,但仍无法代替王宁的地位。
李磊认为和王宁在一起时自己自卑,可和孟月在一起时自己很骄傲。
李磊也看了很多心理方面的书,对自己的有些做法也有反思,但一下子还不能彻底转过来。
有一个公司领导知道他和王宁中断来往了,劝他说交朋友应该门当户对,他听得很不舒服感到压力大,又产生辞职的想法,认为下周是一道坎,如果过不去就会辞职。
咨询师建议其和孟月交往但要调整心态,学会用每个人的强势比别人的弱势,也要适应调整用别人的强势比自己的弱势。
第三次见李磊,他自己一个人来,李磊反映他这两周跟孟月的接触多了一点,王宁的影响越来越淡化了。
但孟月是外地人,家庭条件差,有时和她接触有点强迫感,自己硬要和她交往以便改变自己的状况,孟月有点像救命稻草。
案例分析:
李磊的情况为典型的抑郁性神经症,李磊在顺利的情况下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遇到重大变化会有严重的抑郁倾向。
由于离开了他原来成长的熟悉环境,在挫折与反复压抑的情况下,他的心里压力不断增强。
当这种强度到了一定的极限,使得他对周围的生活环境产生压抑共鸣,最终抑郁情绪扩展到了除直接挫折以外的其他领域,直接影响到他平时的生活,起居,并且伴有长期的失眠。
李磊因为心理上的压力延伸到身体的明显反应是讲话轻声轻气,一点没有一个部门经理应该有的气魄,整天疑神疑鬼,害怕别人对其背后议论,指指点点,不愿外出活动,下班后躲进家里胡思乱想,成天郁郁寡欢,希望别人去劝慰,关心他,但自己不能自拔。
李磊的病根是社会适应问题,顺境的时候什么都好,遇到挫折时无法应对,只会到家里寻求解决。
理想和现实的不协调,一方面追求理想中的恋人,一方面又不适应现实恋人。
高傲于梓贝的矛盾,在和王宁交往中自卑,挫折,在于孟月的交往中高傲,轻狂,两者看起来相反,实际是矛盾的统一。
生理年龄26岁而心理年龄仅十八九左右,互相不成比例。
抑郁症是表象。
处理意见:
李磊有很强的家庭依赖,不善于独立处理挫折逆境,其在外面遇到挫折矛盾会直接回到家里寻求呵护,但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父母家人的激励劝说反而加强了他的心理压力与反感,但他又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从家庭成员沟通,角色扮演,家庭观念等角度出发建立家庭成员间应有的界限,纠正家庭成员角色扮演错位,帮助其解决心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