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赣州头条客户端讯高婷、记者张兴乐报道:白墙黛瓦的民房、干净平坦的村道,充斥着嬉笑打闹声的文化广场,村民对干部的一声声亲切招呼,“金光闪闪”的光伏发电基地......曾经贫困落后的赣州市南康区浮石乡圳玄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
11月21日,记者与扶贫干部一起走进赣州市南康区浮石乡圳玄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圳玄村脱贫攻坚的“圳玄经验”。
环境美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宽敞平整的道路,道路两旁矗立着亮丽如新的光伏发电路灯,迎面飘来一阵阵清淡的花香。以前的圳玄村可没有今天的“高颜值”,今天圳玄村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不仅有“表”更有“里”。
一直以来,农村厕所简陋脏乱,是乡村“颜值”提升的一块“绊脚石”。“以前的公厕里不仅脏,味儿还特别大,行人靠近都得捂着鼻子。”赣州发投集团驻圳玄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何允祥向记者介绍,现在圳玄村的公厕不仅干净卫生无味,而且设计也很人性化,改厕要改到人民群众心坎里。
“陈阿姨,你在洗什么啊,要用它打淀粉啦?”刚离开公厕不远,何允祥走进了一位村民家中,正在水龙头旁洗红薯的65岁老人陈石秀听到是何允祥喊她,连忙起身用上衣擦了擦手,一脸笑意地跟何允祥打招呼:“是哟,多亏了你们,这里用水才方便。”何允祥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持续干旱,村里地势高的地方水压不够,赣州发投集团投资了6万余元,购买了3个增压泵,才解决了全村的用水问题。
老少乐了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得到改善的不仅是圳玄村的环境,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何允祥指着原来的老村委会大楼,向记者介绍道,“这里要改造成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旁边这块地还要改成一个门球场,那边还可以搞一个广场,跳一跳广场舞,我们村里也要有城里的生活质量。”
离老村委会大楼不远的地方是圳玄村教学点附属幼儿园,记者到达幼儿园时,老师正组织孩子们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据介绍,该公办幼儿园由赣州发投集团投资20万元建设,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今年9月份有11名学生入学,有效解决了该村学龄前儿童“入园难”问题。年以来,该集团每年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活动,先后为全村名儿童送书包、文具、运动衣等“礼物”。
“家门口上学、家门口工作、家门口娱乐,这是我到圳玄村结对帮扶后的切身体会,村里的改变我看在眼里,现在看到孩子们在校园里愉快的成长,由衷感到高兴。”在圳玄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赣州发投集团结对帮扶干部胡华平说。
日子好了干群关系和谐融洽
“何书记来了,快进来家里喝杯茶。”何允祥一行人走在田间地头,贫困户罗小明大老远就向他打起了招呼,何允祥听见罗小明在呼喊他,顾不及走大马路,转身抄了一条“捷径”,顺着烂泥田埂就径直走了过去。
记者了解到,罗小明一家是“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精准扶贫对象之一。年,罗小明曾患有“神经官能症”,每月需要看病就医,疾病给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每天“睡不着”“没精神”是罗小明的生活常态。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整天都要忍受病痛困扰,精神状态不好,活也干不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还要供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读书,家庭生活确实非常困难。”何允祥向记者详细介绍道,“通过四年的扶贫工作,他家小孩大学毕业了,家里的房子也盖了起来,不仅度过了难关,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如今,罗小明和妻子陈小兰在家做起了手工活,通过编制藤椅获取劳务费用,平均一天能收入元左右,且工作时间自由,空闲时还能下田种菜、养殖家禽等“副业”赚取更多收入。
“现在一年收入大概4-5万元,女儿也在南昌参加工作了,我们两口子算是少了些负担,日子过的越来越舒心了......”罗小明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脱贫后的好日子,谈到一些如“什么时候粉刷的外墙”之类的小事时,罗小明总是想不起具体时间,何允祥还时不时的提醒他一下。罗小明告诉记者,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何允祥总是放在心上,“他记得很清楚,比我都还了解我家做了什么,需要什么。”罗小明露出了孩子般地笑容,一桌人也跟着哄哄地笑了起来。
群众事无小事,自年3月赣州发投集团扶贫工作队入驻该村定点帮扶以来,认真开展村情村况调研,摸村情察民意,深入走访贫困户,真抓实干,把每一位贫困户都放在心上。据了解,浮石乡圳玄村共有贫困户64户人,现已脱贫61户人,目前贫困发生率已由17%降至为0.71%。
钱包鼓了产业兴旺红胜火
产业兴,村民富。圳玄村通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一改原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窘况,大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作为省定“十三五”贫困村的圳玄村,在党的扶贫政策的普惠下,通过定点帮扶单位赣州发投集团倾力帮扶,捐资70万元建设了千瓦光伏发电站,截止年6月,光伏发电安装容量共千瓦(其中村集体千瓦,吸纳10户贫困户50千瓦),年发电量达25万度,年产值达25万元,村集体经济仅光伏发电一项年收入可达20万元。
同时,在产业扶贫上,圳玄村引进专业化农业公司,改变单一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农业优势“大棚蔬菜”主导产业,全面带动本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该项目流转亩土地种植大棚蔬菜、莲子、香瓜等农作物,年上半年种植葛根亩,已链接贫困人员17人务工,大大增加了工资性收入。
下一步,圳玄村将打造“客家烫皮小镇”,聚焦“烫皮产业”及“小镇功能”,全面推动客家烫皮全产业链,构筑“烫皮”+产业链条,打造一个“宜业”“宜游”“宜居”的特色圳玄。
来源:中国江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