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绍武三部六病常用协调方剂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119/4293352.html

人体整体气血失调普遍存在,成为许多疾病的病因。协调疗法模拟饮食物进入人体后消化、吸收、利用的过程,通过人体自身自然疗能的恢复,来诱导发挥机体内部的调控机制。

协调疗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伤寒论》第条,此条具有“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大便硬、脉细”等症状。条文所描述的病证既非表证,也非里证,而为半表半里证,既非阳证,也非阴证,而为寒热错杂证。张仲景独具匠心,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此证,协调整体,和解表里阴阳,通调三焦气机。

在临床上,整体气机不调,表里阴阳不和,并非像第条那样各证俱显,往往只有一证或数证。针对这种寒热虚实难辨,表里定位不明的情况,即凡人体疾病矛盾双方,呈现非对抗性的矛盾,不出现大热、大寒、大虚、大实的表现,都可采用协调方协调整体,进行双向调控以发挥机体的自然疗能,最终达到宣通表里,疏调三焦,充津液而使五脏戴泽,和气血而使生机衡常。

协调疗法的特点①治疗面广②双向调控③安全性高④利于久服协调疗法的优越性①解决了医患不能分离的难题。②解决了医药分家、制剂落后的难题。③解决了中医治病定证、定方、定疗程的难题。④解决了多种病证缠身,顾此失彼的难题。一、调神汤

协调基础方加石膏30g、牡蛎30g、桂枝10g、车前子30g、大*5-10g。

上药十二味,加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以空服为宜,忌生冷、油腻。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精神分裂症及内耳眩晕症等,以及头痛、失眠、心烦等证见上鱼际脉,辨证为阳亢气滞者。

凡具有本方证(聚关脉或上鱼际脉)者,不论兼有其他何证,均可用本方合兼病方或兼证药治疗之。例如:

1、癔病:本方合甘麦大枣汤(甘草10g、小麦60g、大枣30枚);脉滑者,本方合白虎汤。

2、精神分裂症:本方加远志5g、菖蒲10g、郁金15g。

3、癫痫:本方加钩藤30g、远志5g、菖蒲10g、珍珠母30g、地龙10g、或加六神丸。有狂或瘀血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

4、共济失调:本方加远志10g、郁金15g、王不留30g。

5、脊髓空洞症:本方加*芪g、葛根g、王不留30g。

6、内耳眩晕症:本方加六神丸。

7、高血压:本方加夏枯草30g。

8、失眠严重者:本方加朱砂2g、琥珀2g,吞服。

9、扭伤后肢体瘀血疼痛者:本方合桃仁承气汤。

10、慢性腰背关节疼痛者:本方合葛根汤(葛根、麻*、桂枝、白芍、川椒、甘草、大枣)。

11、胃脘胀满者:本方合枳实芍药散。

12、腹胀痛者:本方合三核二香汤(橘核、荔枝核、川楝子、小茴香、木香)。

13、输卵管炎:本方加桃仁30g、王不留30g、当归15g。

14、卵巢囊肿:本方合攻坚汤,加桃仁30g、小茴香30g、川楝子15g。

15、牛皮癣:本方合除风利湿汤、桃仁承气汤。

16、阴萎:本方合大*附子汤(大*10g、附子10g、细辛5g)。

17、再生障碍性贫血:本方合医*丸加当归15g、*芪30g。

二、调心汤

协调基础方加百合30g、乌药10g、丹参30g、郁金15g、瓜蒌30g、牡蛎30g(取生脉饮之意时加用五味子15g)。

上药十五味,加水1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服为宜。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包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等,以及肝脾肿大、月经不调、不孕症、诊治时见紊脉者。

三、调胃汤

协调基础方加陈皮30g、白芍30g、大*5-10g。

上药十味,加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空服为宜。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粘膜壅塞症、胃痉挛、或病见聚关脉明显者。

四、调肠汤

调胃汤大*倍量(10g)加小茴香15g、川楝子30g。

上药十二味,加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以空服为宜。

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十二指肠炎、前列腺炎、腹满时痛而见脉长弦者。

五、溃疡汤

调胃汤加五灵脂15g、川楝子30g、败酱草30g。

上药十三味,加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为宜。

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肠溃疡和应激性溃疡等各种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六、调肺汤

协调基础方加麻*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10g、沙参30g(有时加用麦冬15g)、五味子10g、瓜蒌30g、罂粟壳5g

上药十五味,加水ml,煮取ml,将药汁倒出,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为宜。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大泡、肺心病、慢性气管炎、气胸。

七、调肝汤

协调基础方加茵陈30g、大*10g、陈皮30g、白芍30g、丹参30g、郁金15g、车前子30g。

上药十五味,以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为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性肝炎、肝肿大、肝硬化、单项转氨酶升高、多囊肝、胆道疾患等。胆结石的排石汤亦以调肝汤作基础方。

八、调肾汤

协调基础方(去甘草)加*芪30g、郁金15g、白茅根30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

上药十三味,加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以空服为宜。

急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肾结核等肾脏疾患、水肿。

九、调经汤

协调基础方加丹参30g、郁金15g、百合30g、乌药10g、瓜蒌30g、牡蛎30g、五味子15g、当归15g、桂枝10g、白芍30g、通草10g、细辛10g。

上药十八味,加水0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宜空腹服。

月经周期错乱、月经量色改变、痛经等。

十、调滋汤

协调基础方加竹叶10g、石膏60g、麦冬30g、半夏10g、粳米1把、瓜蒌30g、五味子15g。

上药十四味,加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以空腹为宜。

各型肺结核、胸膜炎、肺空洞、肺脓疡和支气管扩张症等证候者。

十一、理消汤

协调基础方(去甘草、大枣)加*芪g、茵陈30g、丹参30g、郁金15g、花粉30g、熟地30g、山药30g、石膏60g、车前子30g、五味子15g、猪胰脏半个(入药煎)。

上药十五味,加水1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温分三服,空腹服为宜。猪胰的入药方法有二:一是研细末装胶囊吞服;二是另煎,撇去上层油脂,将下层液体兑入上述药汁中同服。

糖尿病。

十二、理血逐瘀汤

协调基础方加桃核承气汤

高血压、低血压、大动脉炎、葡萄膜炎、痛经闭经、骨髓炎、静脉炎、腰背疼痛、脱发等病证见脉长弦,舌质瘀斑者。

十三、理心复脉汤

协调基础方加当归15g、桂枝10g、芍药30g、细辛5-10g、通草10g、玄参30g、鸡血藤30g、银花30g、王不留30g、牛膝10g、桃仁10g、芒硝10g、葛根60g、大*10g。

忌肉类,忌房事。

脉管炎、静脉炎、雷诺氏证。

十四、理目汤

协调基础方加知母15g、石膏30g、桃仁30g、桂枝10g、芒硝5g、大*10g、白蒺藜30g、决明子30g、车前子30g。

上药十五味,加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加入芒硝煮沸化开,分温三服,空腹服为宜。

一切眼内疾病,如青光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炎,翼状胬肉,白内障等。

十五、消斑解*汤

协调基础方加苍耳子30g、苦参30g、浮萍30g、土茯苓30g、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石膏30g。

忌食肉蛋辛辣。

红斑狼疮。

十六、解郁攻坚汤

协调基础方加王不留g、苏子30g、夏枯草30g、牡蛎30g、银花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药子15g。

上药十四味,加水1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煮沸,分温三服,空腹服为宜,忌油腻。如药量大,可用纱布包起,置锅中煎,以防粘锅。

忌油腻。

膀胱癌、乳腺癌及各种良、恶性肿瘤,均可以本方攻治之。

十七、解郁排石汤

协调基础方加金钱草g、海金砂10g、川*20g、芒硝10g、茵陈60g、丹参30g、郁金15g、陈皮30g、白芍30g。

上药十五味,以水ml,煮取ml,倒出药汁,再加水ml,煮取ml,去滓,两次药汁相合,加入芒硝煮沸化开,温分三服,以空腹服为宜。

胆道结石。

I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三部六病中级教程》。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