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刚刚结束妇科肿瘤的治疗,可我担心复发h [复制链接]

1#

健康云科普

刚刚结束妇科肿瘤的治疗

可我担心复发...

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期待能够尽快完成治疗,因为这些治疗可能使他们在身体、心理和情感上遭受巨大创伤,如果能够尽快完成治疗,他们就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了。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发现,在结束癌症治疗后的生活里,他们仍需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在妇科肿瘤患者中也是如此,根据NCCR进行的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在中国,宫颈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总体上为45.4%,子宫内膜癌的五年相对生存率总体为55.1%,卵巢癌的五年相对生存率总体为38.9%。由于5年生存率相对其他肿瘤较高,许多妇女需要在初级保健机构中进行长期随访。

在有关癌症的描述中,疾病复发是最令人恐惧和紧张的时刻之一,尽管已经完成了治疗,作为疾病的幸存者,患者们仍时刻面对着复发的可能性,对复发的恐惧(也是对疾病进展的恐惧)是癌症治疗中的独特特征(fearofcancerrecurrence,FCR),它被定义为“对癌症复发或进展的恐惧、担忧或关心”,并且是癌症幸存者最常提及的担忧之一。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而不是不切实际或神经质的恐惧。轻度或短暂的FCR是正常的,可以激发适当的健康行为,过度担心复发会导致严重的情绪困扰。病理性的FCR常表现为持续焦虑,过度的身体检查和/或寻求医疗保证,逃避跟癌症相关的东西,产生有关复发的侵入性想法和图像以及对未来规划困难。平均49%的癌症幸存者和高达70%的易复发患者受到中重度FCR影响,约7%的患者有致残风险。

对癌症复发感到恐惧或焦虑是很正常的。当身体略感不适或是去看医生,患者都会回想起当初刚刚确诊患有癌症时的一系列不愉快的记忆。仅仅知道这种忧虑的常见性是不够的,人们常将这种恐惧描述为“痛苦不堪”或者“无能为力”,与之相伴的还会有一些生理症状,比如反胃,失眠;以及心理或情绪表征,如暴躁易怒,注意力分散等。对于复发的恐惧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心神不宁,动摇他们对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

那么,作为患者,有什么方法能够应对这样的情绪呢?

承认并表达内心的

恐惧和焦虑情绪

1

1

坦率的对待、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很多人的担忧都减轻了。人们发现当他们表达出愤怒或悲伤这种强烈的感受时,这些感受更有可能消失。有些人向家人朋友倾诉,有的则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当然如果病人不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疾病,可以不表达出来,可以通过思考和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来整理自己的感受。虽然不让癌症来左右生活很重要,但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寻找一种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会有所帮助。

与主治医生进行交谈

随时了解身体状况

并安排定期检查

1

1

应该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知道自己现在怎样做对康复有利,知道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那些对自身疾病和治疗了解更多的人更有可能遵循治疗计划,而减少对于未知的焦虑。

发现生活中自己

能够进行选择

和控制的方面

1

1

例如,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他人保持有意义的关系等,避免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无法预测或无法控制的事情上。

为自己制定计划

1

1

对于那些自己喜欢的、能够发现自己的目的所在并且能够从中获益匪浅的活动,尽可能地活跃参加其中。

铭记

今天就是你昨天

担心的明天

1

1

很多我们担心过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这些担心有时是毫无必要的。

癌症治疗后的心理健康的改善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同样重要。当患者努力改善身体健康时,同时也要确保心理健康的改善。过度担忧复发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请记住,从确诊到抗击病魔再到幸存下来,这段经历会为癌症患者带来一些情感、心理甚至精神上的成长,这些成长可以激励患者保持一种更加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ZengH,ZhengR,GuoY,ZhangS,ZouX,WangN,ZhangL,TangJ,ChenJ,WeiK,HuangS,WangJ,YuL,ZhaoD,SongG,ChenJ,ShenY,YangX,GuX,JinF,LiQ,LiY,GeH,ZhuF,DongJ,GuoG,WuM,DuL,SunX,HeY,ColemanMP,BaadeP,ChenW,YuXQ.CancersurvivalinChina,-:apopulation-basedstudy.IntJCancer.Apr15;(8):-30.doi:10./ijc..EpubOct3.PMID:.

2.Koch,L.,Jansen,L.,Brenner,H.,Arndt,V.().Fearofrecurrenceanddiseaseprogressioninlong-term(≥5years)cancersurvivors—asystematicreviewofquantitativestudies.Psychooncology,22,1–11.

3.Lang-RollinI,BerberichG.Psycho-oncology.DialoguesClinNeurosci.;20(1):13-22.doi:10./DCNS..20.1/ilangrollin)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图)

作者: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韵、王杨

作者介绍

王韵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硕士。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及医学生带教工作。

擅长:抑郁和焦虑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治,有关学习、工作、婚恋等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CSNP中国抑郁障碍研究者联盟秘书,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十余篇。

作者介绍

王杨

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研究方向:强迫症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案优化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DZ)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