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代ldquo创伤批评rdquo [复制链接]

1#
医院订阅哦!

·独家评论·

当代“创伤批评”之缘起

——《摩西与一神教》中的远古记忆

陆扬

[作者简介]陆扬,年在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任职于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德里达:解构之维》《死亡美学》《欧洲中世纪诗学》《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后现代文化景观》《文化研究导论》等。

摘要

当代“创伤批评”的出现,与人们对“创伤”的远古记忆有直接关联。弗洛伊德在晚年的收官之作《摩西与一神教》中,提出了一种离经叛道的经典性阐释:摩西不是犹太人,而是埃及贵族;公元前年,阿蒙霍特普四世去世后,摩西煽动客居埃及的犹太人出走迦南荒野,期望收拾残局,重振埃及古老的太阳神一神教崇拜之雄风,却不料在中途被哗变的犹太人杀死;经过漫长的潜伏期后,堙埋的记忆苏醒过来,摩西传说潜移默化代代相续,犹太民族终于将耶和华变成了摩西神;摩西形象成为原始父亲的形象,而犹太人因为他们的弑父行为,终身笼罩在负罪感里面。弗洛伊德认为,这是犹太人流离失所、处处遭受排挤的首要原因。由此涉及的创伤经验,据弗洛伊德解释,这是人们在幼年经历过、后来又忘却的强烈印象,经过漫长的潜伏期,通过“创伤固恋”(fixationofthetrauma)和“重复强制”(repetitio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