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特效处方集胆囊炎 [复制链接]

1#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上集)

王宝林大医访谈录(下集)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三十二节胆囊炎

处方二火龙汤加味

组成:炒川楝子9克,炒水茴香9克,盐水炒艾叶5克,柴胡3克,淡*芩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胆囊炎。医案:任某,女,31岁。因胸脘满痛,住医院治疗,检查后诊断为“胆囊炎”,但治疗效果不显,经家属要求,邀余会诊。见病人胸脘作痛,时痛时止,身有寒热,舌苔厚,又灰黑微*,痛止时,舌苔灰黑色渐退,寒热亦除。患者已怀孕5个月,其脉弦而略数。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不受邪,故多属邪犯心支络,非真心痛,故辨证为孕妇支络心痛,兼寒热,治宜化湿热以清其内,温经气以散其外,理气血以除疼痛。投火龙汤加味治痛。患者连服2剂,痛止,寒热无,舌苔灰*已退。再诊,方中去柴胡、*芩,再服2剂,以巩固疗效,病获痊愈出院。1年后追访,病未复发,并已生下健康的宝宝。引自:吴承忠老师验方。

处方三

组成:大*30-60克。用法:水煎,1-2小时服1次,1剂药服1天。功效:2-3天,腰痛及腰部症状消失,体温正常,3-4天后,白细胞恢复正常,4-6天可以治愈。本方治疗胆囊炎10例,平均用大*克。

处方四

组成:虎杖15克,车前草15克,十大功劳15克。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伴胆石症加虎杖为30克,加金钱草、郁金各30克。功效:主治胆囊炎。服药1剂,自觉身体舒服,服药2剂,病情好转,再服3剂,症除病愈。病情严重者,服药30天,可治愈,不复发。

处方六胆囊炎通降汤

组成:柴胡10克(6-15克),川楝子10克(6-15克),元胡10克(6-10克),郁金10克(6-15克),莪术10克(6-15克),大*6克(3-15克),赤芍30克(10-30克),滑石30克(30-40克),赤茯苓30克(20-40克),*芩10克(6-10克),金银花30克(15-40)克),连翘衣15克(10-30克),青皮10克(6-10克),陈皮10克(6-15克),木香6克(6-10克),制香附10克(10-15克),谷芽30克(10-30克),麦芽30克(10-30克)。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14剂为1个疗程。功效:泄热、化痰、疏胆,消瘀、通降、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善后:原方加量制丸药服,每服5克,日服3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医案:李某,女,39岁,农民。上腹疼痛9年,老当“胃痛”治疗,疼痛依然剧烈,夜晚发作,在床上打滚。医院B超检查,诊为慢性疝痛型胆囊炎(即无结石型胆囊炎)。患者要求中医药治疗,故来求治。辨证为胆气胆络郁阻,湿热痰瘀互结,投方胆囊炎通降汤治疗。患者连服15剂,上腹疼痛消失,余症减轻。原方加量研粉制丸,绿豆大,每服5克,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连服3个月,诸症痊愈。追访3年未再复发。

处方七

组成:柴胡24克,*芩15克,半夏15克,*参15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大*9克,郁金9克,甘草9克。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慢性胆囊炎。医案:蒋某,男,38岁,干部。右胸肋胀痛,拒按,牵引右肩疼痛,神疲乏力,汗出较多,口干口苦,病程半年。医院诊为“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治宜疏肝理气,缓急止痛。患者连服本方3剂,诸症好转。再服10剂,诸症痊愈。

处方八

组成:玉米须60克,茵陈30克,山栀子15克,广郁金15克。用法: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功效:主治慢性胆囊炎。服3剂痛消,服6剂痊愈不发。

处方九

组成:蒲公英50克(新鲜全草克)。用法:凉水泡药片刻,之后以文火煎沸5分钟,饭后当茶饮。每日1剂,随病情缓解,2天换药1次,连服15-30天(15天1个疗程)。功效:治疗急、慢性和亚急性胆囊炎多例,1-2个疗程胀痛消失,病告痊愈。

处方十一

组成:柴胡18克,枳实18克,生大*9克(后下),玄明粉9克(冲服),*芩9克,半夏9克,元胡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二诊处方柴芍六君子汤加味组成:柴胡10克,白芍10克,*参15克,炒白术9克,白茯苓9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炙甘草6克,当归6克,白豆蔻5克(后下),苏梗6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医案:陈某,女,40岁,农民。有胆囊病史,久治未愈。5日前食油腻物后,脘肋隐痛加剧,寒热往来伴呕吐。医院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治疗3天不效,故来求中医治疗。患者大便干结,已5天未解,舌红苔*。患者服药1剂后,泻下2次,寒热退,脘肋胀痛减轻,呕吐止,能进食稀粥。服药2剂,脘肋胀痛消失。连服3剂二诊处方后痊愈,再服3剂巩固不复发。

01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7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8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09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0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1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2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3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4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5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6大医精诚

中医特效处方集17养生保健操(蹲功)

中医特效处方集18癌症的生成与预防

中医特效处方集19头部肿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0喉、舌癌症

中医特效处方集21食管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2胃癌与肠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3肝癌与肝血管瘤

中医特效处方集24白血病皮肤癌

中医特效处方集25

子宫癌及瘤、囊肿26

癌症疼痛27

脑血管疾病(中风)28

脑血管疾病(中风)

脑血管疾病(中风)

癫痫31

眩晕32

神经官能症(含神经衰弱)33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分离性障碍、梦游34

面瘫(面神经麻痹)、肋间神经痛35

头痛36

三叉神经痛、臂神经痛37

重症肌无力(痿症)38

脑鸣、嗜睡症39

失眠症40

二尖瓣关闭不全、冠心病心绞痛41

心肌炎、心律失常42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3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脑血管病人的保健食疗44

高血压病45

高血压病46

低血压病47

蚕豆病(表现*疸、贫血)、溶血性贫血48

蚕豆病(表现*疸、贫血)、溶血性贫血49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50

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51

消化不良52

消化不良53

慢性胃肠炎(胃痛)54

慢性胃肠炎(胃痛)55

消化性溃疡56

胃肠神经官能症57

胃下垂58

胃黏膜脱垂、直肠脱垂、食管炎59

胃及消化道出血60

胰腺炎、肠胃息肉61

霍乱(大吐大泻)62

肠道疾病63

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

肠道疾病

腹部外科67

腹部外科

腹部外科便秘70便秘便秘胃柿石症、呕吐73口异症74神经性厌食症、胆肠驱虫75肝腹水76肝硬化77肝脓肿78肝炎79肝炎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医特效处方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