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夏天了
很多人喝冷饮,吃烧烤,油荤食物
会导致胃肠疾病多发,特别是胃痛
今天分享一下胃痛的经方治疗
1
大部分胃病其实和情志有关系,长期情绪抑郁,心情不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慢慢的就形成消化不良,胃病,中医上叫肝郁乘脾。西医上叫胃神经官能症,
多表现为:反酸、打嗝、不想吃饭、恶心呕吐、剑突下灼热感、食后饱胀、胃胀连肋协部,严重时产生疼痛或大便泄泻,每遇情绪变化则症状加重(这个是最主要的鉴别点)。
这种情况多用四逆散加减
北柴胡15g白芍30g枳壳15g,甘草6g陈皮12g,香附15g,川楝子15g
这里止痛的关键在于白芍,必须得用30g以上,才能立马止住痛,如果疼痛严重有热重多加川楝子,如果还有少腹疼痛用至30g以上能随手奏效,胀满严重枳壳和陈皮可以多用至20g如果病人还有无力,口干,困倦可加白术和*参
若气郁化火,灼热嘈杂,上冲胸咽,口苦苔*,加炒栀子、丹皮等;
若火郁伤阴,灼痛似饥,口干不欲饮,舌红少津,脉细,减柴胡、香附,加沙参、麦冬等;
若气郁兼停饮,胸脘痞满不舒,泛恶欲吐,苔腻脉滑者,去白芍、香附,加姜半夏、茯苓等;
若气滞湿阻,郁久化热,痛势急迫,上冲胁背,得食尤甚,尿赤便结,甚至发冷热,加大*、茵陈;
若寒热互结,脘腹剧痛,牵及胁背,大便不畅者,加大*、炮附子、芒硝等;
若久痛入络,气滞血瘀,胃脘刺痛不移,舌质暗赤或有瘀点,舌下络脉淡紫粗长者加五灵脂、蒲*、降香等,有黑便者加三七、乌贼骨等。
2
当肝郁到一定程度,会逐渐化火,身体会感觉发热,口干口苦,心烦喜欢发脾气,出汗比平时多,伤津液以后还会有大便干,便秘尿*的情况,当然胃部会胀痛,胃部灼热,舌红苔白燥。
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大柴胡汤加减
北柴胡15g,*芩15g,姜半夏15g,枳实15g生大*8g,白芍30g,生姜4片,红枣5个
大柴胡汤是四逆散的加强版,上焦热更重了,所以加*芩,病情更偏实证,加大*泻热,所以此刻的病机是肝郁邪热內结,热郁伤津液。这个用三到五副就可以慢慢改成小柴胡加芍药长期服用,一直用大柴胡会伤胃气。
肝郁气滞胃痛就上面的两个方子可以加减变化可以应付,关键是剂量的把握。
3
第三种情况,夏天出现的最多,多是吹空调感冒,或者是吃冷饮以后导致的脾胃虚寒。
胃部会突然痉挛疼痛,疼痛呈牵拉样,喜暖喜按,怕冷,四肢经常冰凉,经常拉肚子,口水多且清晰,舌苔白滑,脉象沉迟。
桂枝20g芍药40g*芪30g生姜5片,红枣5个,甘草6g苍术15g
这个是*芪建中汤加苍术,芍药,甘草大枣缓中止痛,桂枝,生姜温中祛寒。此胃痛是由于虚寒肌肉痉挛所导致的,所以芍药必重。
4
第四种也是脾胃虚寒,这个多来于于慢性肠胃病,症状没第三种来的急,多是胃部隐隐作痛,吃一点就胃胀不消化打嗝,嘴里口水多,痰多,全身症状比较明显,乏力,气短大便不成型,便溏,面白,身体怕冷,四肢冷。
这个得益气健脾养胃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吃丸剂更好,药店都有卖的,适合长期调养治疗。多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扩张的治疗。
*参20g白术20g茯苓20g甘草10g
姜半夏15g陈皮15g木香8g砂仁10g
公丁香10g
*芪建中汤病位主要在胃,疼痛比较急直接治胃痛,香砂六君子多是通过治脾,来治胃。
如果胃中有振水声,胃胀明显,口渴,或者是口水多,重加茯苓,干姜,姜半夏。
胃胀明显打嗝放屁多,加枳实,多加木香。
胃部刺痛不移,加五灵脂,蒲*
如大便色黑如漆去白术,公丁香,加重*参量,加三七,乌贼骨。
5
如果胃痛过久,一般人认为是虚多,可能会多用第三种,第四种情况去温补,又可能会采用滋补的办法去养胃。但是临床来看,其实得先用攻下逐痰瘀的办法,再用温补或者是滋养。
久病胃痛,脾胃运化失常已久,对身体滋养不足,肯定会有虚像,但同时体内的运化不足导致的痰饮瘀血也停滞过多,这便是中医上讲的由虚至实,虚实夹杂。
这种情况,补则补不进不去,甚至会关门留寇,攻补兼施,大部分中医则会左右摯肘,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要病人还没到三阴证,则可用攻法可以使病邪去而元气自复。
疏气滞,逐痰饮,利水湿,决瘀血
疏气滞用四逆散,气逆用旋覆代赭汤
逐痰饮用三子养亲汤,严重用控涎丹
利水湿用五苓散,涤痰汤
决瘀血用下瘀血汤,桃核承气汤
宿食内停已久者用,小承气汤,三物备急丸,
剩下的后天再说,?????
宋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