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肥胖多是由脾气亏虚、水湿不化所导致的。所以,减肥需要补脾益气,促进脾胃对水湿的运化。只有脾的运化功能好,才能起到减肥效果。传统减肥大多是采用泻法,比如利尿、出汗、排大便。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水化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所以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健脾祛湿的常用中成药(非处方药)
木香顺气丸
: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健脾丸
*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中用*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但如果不想吃药,建议用艾灸健脾补脾虚来减肥,我们靠摄取食物的能量生存,中医说:“饮入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人体的圆才能正常运转,可想而知,如果在“脾气散精”的环节就出错了,进行不下去了,人体必然就会出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怎么通过艾灸来健脾,让我们每个人的圆都转动起来~
那么,我们的身体是怎么提示我们脾虚了呢?
齿痕舌:顾名思义,就是在舌头边缘能够看见牙齿的痕迹。多见于脾虚,常于胖大舌并见,因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舌体胖大。便溏: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光凭这两点不足为据,如果您进食后常觉胃脘胀满不舒、稍食油腻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那就是脾虚无疑了!此类人宜多做艾灸,艾灸健脾养脾胃且不会损伤身体的根本。健脾,中脘穴是一个要点。《经穴选解》中说:“中脘穴在胃之中,当胃小弯处”。所以它基本可以用治一切脾胃病症。不光如此,它还是腑会,所以对六腑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除了中脘穴外,其他配穴根据身体情况搭配,初尝艾灸的朋友遵循艾灸师安排。还宜多食用红豆薏米莲子粥,红豆、薏米、莲子都是益气健脾、促进水湿运化的好食材,对于脾虚导致的肥胖人群有较好的祛湿利脾的作用。
应酬多、喝酒多的肥胖人群往往是痰湿导致的肥胖,平时饮食上多是肥甘厚味较重,痰湿重会致人肥胖,让人变丑。有一种慢慢变丑,叫痰湿丑!我们如果想远离这种因痰湿而致丑的因素,建议用补脾阳和肾阳的祛湿疗法,阳虚了湿就重了,而艾灸是最好的补阳方法。"天上太阳,地上艾草",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巡经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又因和脏腑相互联系,能使阳气通达。阳气通达则理气血、逐湿寒等。
食疗祛湿减肥
通过饮食祛湿,先要改变自己饮食的口味,做饭时少放盐油糖等调料,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有助于祛湿的食物。如薏米、冬瓜、红豆等热量低食品,而且富含膳食纤维,饱腹感强,有助消化,还利尿消肿,非常适合湿气过重或水肿性肥胖的人吃,推荐食谱:
红豆薏米汤:
将薏米和红豆两大“除湿利器”结合,是清除体内湿气最好的偏方,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除湿排水肿,可在一周内食用二到三次替代主食,可以达到很好的减肥效果。
冬瓜海带汤:
将冬瓜去皮然后洗净,海带浸水去泥后切断,然后连同陈皮和瘦肉放进煲中,加入八碗水,煲约二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饮用。此汤集美白防斑、减肥瘦身双重功效于一身。
另外,这类人群多吃茄子和番薯。茄子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紫茄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能增强细胞黏着性,提高微血管弹性。茄子能降低胆固醇,还能防止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损害,可辅助缓解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健康问题。但茄子不能生着吃,一定要做熟再食用,否则会导致胃部不适。另外,茄子是吸油大户,可以先泡一泡,吸饱了水再炒就不会那么吸油了。当然,蒸着吃是最健康的方法。番薯也是这类肥胖人群的最佳减肥食品。研究发现,适量吃番薯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质沉积,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使皮下脂肪减少,避免出现过度肥胖。但是,番薯不宜过量摄入,1天要控制在克为宜,糖尿病人群则需惕食用。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