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终理财中长期产品受热捧年化达6产品速拿下 [复制链接]

1#

年终理财中长期产品受热捧 年化达6产品速拿下,


,未来产品收益可能会下行,因此,投资者可以选择中长期产品来锁定收益。 现象:银行理财品发行热情下降 随着收益率一路下行,近期银行理财市场上不断出现新变化。据中国经济了解,有机构指出,目前货币市场宽松的流动性,加上监管层此前出台的一系列规范市场的*策,使得银行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动力渐失。 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10月份共有249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4692款,较9月份4977款有所回落。其中,前10大银行发行理财产品2257款,占总发行量的48.10%,发行占比继9月跌破50%之后再度下滑。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热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当前大银行资金较为充裕,发行理财产品动力不足;二是随着非标资产监管的加强,由于市场上缺乏资质良好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的热情,导致当月理财产品发行总量下降。 关注:中长期产品成主流 据中国经济了解,近年来,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占比长期维持在40%以下,但这一形势从今年年中开始扭转。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自年中以来,3个月以上产品占比始终保持在40%以上,且近期连续3个月呈现上升的态势,与年初相比涨幅达10个百分点。 事实上,10月以来,《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继续发酵,而今年7月银监会发布的“35号文”为实现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业务提出多项规定,其中明确指出“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调节收益”。 分析认为,在监管层的约束下,银行理财产品以资金池方式相互交易、调节收益,实现期限错配与资金错配的运作方式受到抑制。分析表示,银行难以通过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配置长期资产来实现期限错配溢价,因而部分转向发行长期产品。 还有分析指出,除了监管层出台的一系列规范市场的*策外,目前货币市场宽松的流动性,也使得银行发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动力渐失。业内人士表示,在利率市场化和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未来产品收益可能会下行,在不考虑流动性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期限较长的产品来锁定收益。 收益:年化达6%产品速拿下 在预期收益方面,专家认为,今年以来货币市场资金持续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也受此影响持续下滑。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市场资金面持续保持宽松,降息降准预期较强,年底资金面可能依然保持相对宽松的局面,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肯定不会复制去年的走势,可能会继续保持在5%左右上下浮动,在年底资金相对紧张的节点,理财收益有望小幅走高。而相对而言,收益较高的还将集中于长期限产品。 民生银行理财师林茜茜也表示,年底理财产品收益率是会比平时要高一些,但今年年末要再现去年底的年化6%~7%,会有点困难。因此,近日如果出现年化接近6%的理财产品,那就得抓紧下手了,错过了的话就很难再遇上。而且资金折腾来折腾去,中间会有空档期,收益也不会高很多。(中国经济 蒋柠潞)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