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生,主要的工作当然是诊断和治疗,但事实上,我认为最好的治疗应该是预防。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帕金森综合征呢?
虽然,我们在互联网上能看到预防帕金森怎么吃如何运动的文章非常多。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帕金森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帕金森综合征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遗传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一个致病突变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编码基因SNCA被发现以来,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PD)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连锁分析在帕金森病家系中陆续确认了一些致病基因位点。大样本的关联分析(associationstudy)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也发现了一些遗传易感因素。目前共有23个致病基因位点和19个致病基因被OMIM数据库(OnlineMendelianInheritanceinMan)确认并收录。
帕金森病的23个致病基因位点
本表整理自OnlineMendelianInheritanceinman
总之:如果家族中有,那就需要注意,医院检查是少不了的。除此之外可以参考下列临床对照。
目前认为Parkin突变相关的帕金森病有如下临床特点:
发病年龄早,多小于40岁;
首发症状多为步态异常;
左旋多巴治疗有效,但易出现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并发症;
症状昼夜波动;
腱反射增高及足部痛性肌张力障碍是其特有的症状;
突变数目与帕金森病患病风险呈正比;
可能出现对称起病及肌张力障碍;
病情进展慢,病程长。部分Parkin突变患者表现为AR-JP,该病与其他类型帕金森病相比,发病极早(平均发病年龄约20岁)
二、环境因素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包括基因和环境因素。对于家族性帕金森病而言,其基因的致病作用更大,已经发现十余个致病基因,它们有不同的遗传方式,其导致的帕金森病在临床表现方面也不尽相同。
农药(杀虫剂、除草剂)
农药中*是有可能会引起帕金森,尤其是长期打农药的然后长期在平时接触农药在中*之后,得帕金森那种病情的几率是比较高的,但并不是绝对的。也需要看个人的中*严重程度。
重金属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神经变性性疾病的发病与重金属如锰、铅、铜、铁、铝等的暴露有着重要的关系。实验表明,接触重金属20年以上的人会表现出一定的帕金森综合征,长期接触重金属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概率明显高于一般人,而且试验组患者全血锰、铁、铅、铜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锰、铅、铁、铜、铝等重金属与帕金森综合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他化学物质
经常接触有机氯杀虫剂、塑料树脂、胶、环氧聚合物树脂、油漆、汽油、汽油的废物等化学物质均能使患帕金森综合征的危险性增加2~8倍。
生活习惯
(一)吸烟
研究得出与从不吸烟的人群相比,曾经或现在吸烟的人群的患帕金森病的OR值在0.32~0.77之间,这提示吸烟是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在每个吸烟强度水平下,较长的吸烟持续时间与帕金森病低风险优势有关,对于大部分相同吸烟时间者,吸烟强度与帕金森病风险并不相关。
(二)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鱼肝油、多种维生素、烟酸的人群帕金森病发病率相对较低,而摄入大量动物脂肪、坚果及豆类的人群帕金森病发病率较高。Kyrozis等通过对希腊人饮食习惯的研究发现,饮用牛奶人群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会增加。Aryal等还发现,四氢生物蝶呤(BH4)等增加会导致帕金森病初期病情的恶化。
(三)饮茶研究发现,饮茶和帕金森病的发病呈负相关。新加坡的一项巢式病例对照试验分别研究了红茶和绿茶对于帕金森病风险的各自影响,红茶饮用可降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且红茶饮用和帕金森病存在剂量依赖性负相关,而绿茶饮用和帕金森病无相关性。(四)年龄老化,帕金森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相对少见,提示年龄增长与发病相关。资料显示,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呈指数增长。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而在85岁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高达5%,由此可见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三、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为有明确病因的一组疾病,药物、中*、代谢性疾病或脑血管事件等均可导致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