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
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成双方心智的成熟。
各位书友,今天要共读的是《少有人走的路》的第页——第页,在共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1.怎样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自己的感情?
2.为什么应当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
01
不节制感情的后果
我曾经接触过一对夫妇,他们年轻聪明,颇具艺术气质。遗憾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却放荡不羁。他们结婚四年,差不多天天发生口角,有时还大打出手、摔烂家具。他们经常分居,并且都有过外遇。
接受治疗之初,他们也知道只有学会约束和节制,才能使彼此的关系变得正常,可没过多久,他们就泄气了。他们无法忍受自律带来的压力,认为这完全是一种枷锁,只会剥夺他们的热情和活力。
他们喜欢无拘无束。他们不把别人的婚姻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的婚姻才充满色彩和活力,所以他们很快就停止了治疗。
又过了三年,他们的婚姻非但没有完善,反而越来越糟。他们也曾向其他心理医生求助过,依旧没有任何效果。他们最终分道扬镳,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结局。
刻意追求人生多姿多彩,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由于缺少自律,他们的生活状态必然混乱不堪。恣意放纵、漫无节制的情感,绝不会比自我约束的情感更为深刻。
古代谚语说:“浅水喧闹,深潭无波。”真正掌握和控制情感的人,不仅不会缺少激情和活力,而且能使情感更为深刻和成熟。
作为感情的主人,我们却经常犯两个错误:其一,我们可能对奴隶不加约束,听之任之。
如果这样,不久之后,我们就发现自己成了奴隶的奴隶,就像前面那对放荡不羁的夫妇,把人生变得浑浑噩噩。
第二个错误:主人担心奴隶(感情)造反,因此一旦出现任何征兆或者现象,就会把奴隶捆绑起来毒打一顿。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也是神经官能症的原因之一。
恰当处理好自己的感情,需要丰富而复杂的平衡技巧,需要自我剖析和自我调整。
1.主人要尊重奴隶(感情),提供像样的食物、住所、医疗,及时听取意见并给予反馈,主人要鼓励奴隶的积极性,关心它们的健康状况。
2.同时,也要把它们组织起来,规定纪律,下达命令,让它们分清界限,明确谁是管理者,谁是被管理者,遵从恰当的规矩。
02
自恋之人的缺陷
有一天下午,瑞女士正沉浸在自哀自怜的状态中。她的女儿苏珊放学回到家里,她在美术课上得到了优等成绩,所以高兴地把作品拿给母亲欣赏。她告诉母亲她进步得多么快。她等着母亲给予表扬,瑞女士却说:“苏珊,你快去睡午觉吧!为了画这些画,你最近太辛苦了。现在的学校真不像话,根本不管孩子的健康。”
还有一天,瑞女士正处在自我幻想的狂热中,而苏珊由于坐校车时遭到男生欺负,回到家里便对她哭诉。瑞女士却对她说:“让琼斯先生开校车,我看最合适不过了。他脾气那么好,那么有耐心,能够去忍受你们这些孩子,真是了不起呀!今年圣诞节,你应该给他送件小礼物。”
自恋的人无视别人的存在,只把别人当成自我的延伸。他们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从不去体会别人的感觉,也不具备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患有自恋症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情绪和状态,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对他们的需要也不加体会。他们的子女长大成人,也很少懂得体察别人的感受。
大多数为人父母者,未必像苏珊的母亲那么自恋,可是,他们都会对子女的独特性视而不见。作为运动员的父亲,逼着喜欢读书的儿子走上球场;身为学者的父亲,迫使喜欢运动的儿子苦读书本。他们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夫妻双方亦如此,保持各自的情操和特性,而不是“合而为一”,才能使婚姻生活更为美满。
真正的爱,尊重彼此的独立!
03
往深处思考
爱是神秘的。
在论述爱这一题目时,我有时也会略去不谈或一笔带过。譬如,当我的爱人第一次一丝不挂地站在我的面前,任由我欣赏她的胴体时,我的心中会燃起一种特殊的情感。
那是一种敬畏的感觉,这种敬畏感由何而来呢?既然性爱是人的本能,我就应感觉到性的冲动才对啊!单纯的性的饥渴,足以维持种族的繁衍,可敬畏的感觉又有什么作用呢?性爱的行为中,为何还有敬畏这一因素呢?我为什么会体验到美呢?美又是从何而来?
我说过,真正的爱,其对象一定是人,只有人的心灵才具有成长的能力,可是,我们又如何解释其他形式的美,同样能够带给我们强烈的爱的感觉呢?比如,从事木雕的工匠呕心沥血,创造出的不朽的艺术杰作,还有建筑于中世纪的精美绝伦的圣母雕像,以及古希腊特尔斐城那座“战车御者”的青铜像——这些作品都没有生命,可是它们的创造者,不都是怀着无比深厚的爱吗?
显然,爱的许多方面,人们至今仍难以了解。单纯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和观点出发,未必能解答这些问题,心理学提供的关于自我界限的知识,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下面几章我要转向宗教这一领域。
领读君说:对于感情的处理,不能极端。一不要放纵自己的感情,任由情绪来摆布我们;二不要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否则便很有可能得神经官能症。处理情绪,应该既听取它们的“需求”,又要将它们管理好!不要做自恋的父母,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要尊重他人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体会别人的感受是一项重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