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CPA考试难,但其实CPA考试难并不只是因为它考试本身难,还有考生心态和备考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今天,高顿君邀请到了身边CPA已经上岸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整个备考过程的一些感受,主要也是在心态调节和时间管理两方面的。
这两方面主观因素处理好了,就已具备强大的护盾(心态)和输出(时间),还担忧什么呢?可知易行难呀!以下为分享的具体内容:
心态调节
备考前:
为什么首先强调心态调节呢?
打怪升级,总得想辙别让自己死得那么快,装上黄金护盾,保命前行,不然你蓄力已久的大招儿都没来得及发便已经倒下了,岂不可惜?
CPA是个折磨人的考试,准备时间长、考试科目多、通过率不高,特别容易让人崩溃。
很多考生,可能还没走到最后一步,就已放弃了,甚至是刚刚启程,又掉头了。每年极高的弃考率便足以说明这一点。
其实,客观地讲,CPA这个折磨人的特点,也是它“很容易”的象征,这里的“很容易”并非指题目简单,而是往往顺利通过考试的都是按部就班、坚持到最后一刻的那一拨人,考试拼的可能不是智商,而是毅力。毕竟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智商都在平均线。
路虽长,但只要你一直在前进着,总会到达目的地。徒步旅行,过程都是辛苦的,头会昏、脚会痛,启程前,心里要打好这个底子。
备考中:
备考过程中,你常常会出现阶段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崩溃,想撕书、想折断钢笔、想对着窗外怒喊,想哭泣……相信我,这些都是最正常不过的情绪反应。
初次接触某个科目,总会觉得老师在讲天书,做题满篇红叉叉,自信心受到强烈的冲击,一度怀疑自己不是这块料,走错了方向。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陷入自我怀疑,不要钻牛角尖,因为所有的考生都和你一样,正在经历同样的过程。
当你坚持学完整个课程,再回头梳理时,会发现头脑清晰很多,好像连点成线、线连成面,有点框架出来了,似乎找到那么一点感觉,但又模模糊糊的,说不清。
当然,再度做题时,又会让你觉得刚才的一切都是梦,自己好像从来没见过这个知识点。
别着急,理论应用到实践总是需要一个磨炼过程的,专家们也是经历多年实践才能融会贯通。
当你做的题多了、错的多了、听得讲解多了,会发现每个题目类型都是一个套路答题,照着模板一二三就好了。这是应试教育,先找考试方法,学思路,以后在工作中再深入实践才是正确路子。
快乐总是转瞬即逝,痛苦才是刻骨铭心。想想初入职场时,也是懵懂无知、经常犯错,在错误中积累经验,逐步提升,最后才能独当一面。
错并不可怕,害怕错才是可怕的。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也很重要,这是黄金装备,最强输出。
CPA每科内容量都很大,知识点很多,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整体学完一个科目,需要提前做好时间规划。通常一个人每年会报考2-3科,也有大神报4-6科,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和家庭生活来决定,还是那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设计打卡表:
我是一个走路慢的人,所以每年我都只会报考2科,希望稳扎稳打,不要摔跤。
我也了解自己,如果将工作以外的全部时间都奉献给备考,我的精神和心理可能撑不到考试的那一天。
在做规划的时候,我考虑了这个阶段要占用的工作时间、可能有的加班量以及定期的娱乐活动,然后将剩余的时间结合学习量,用倒推法来规划。
打卡表的设计是容易的,但是执行起来就总有阻碍,比如惰性。
人都是贪图享乐的,谁会愿意主动找罪受呢?
但如果你把这个看成是工作中的高价值项目,可能会有些许动力去执行。在工作中,我们做项目前都需要做projecttimeline,标清里程碑,预估时间周期和投入资源,然后在执行过程中监控进度,上头有领导盯着,完成了会有奖励,但凡需要这份工作的人都会认真去完成吧。
而在CPA备考过程中,你的上头就是日常的领导(如果你拿下证书,难道领导不会赞许吗),你的奖励就是未来offer或潜在薪资啊(提高了职场竞争力),至少也是能吓唬人的title。
虽然工作繁忙,我还是能在工作日坚持每天学习30分钟-2小时,周末每天学习4-10小时不等(只有周末才有集中学习时间,太珍贵了)。
打卡表是连续的,以天为单位,在标注重要里程碑后,每天都要分配一些学习内容,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时间或多或少不重要,关键是积少成多。
不想自己设计打卡表的小伙伴可以试着用用下面这个CPA知识点打卡表,已经把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列出来了,可自己Excel再编辑,完整版的可以私信领取。
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断断续续地学,只会让你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之前学过的东西。
小技巧:
每天开始学习的前十分钟是最关键的,往往还没完全收心,还没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我会跟网课老师“互动”。
自己对着电脑屏幕说“嗯,这个我记下了”“您这板书写得很有逻辑”,老师偶有提问,我就自我回答,让大脑集中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慢慢就坐住了。
我不是神经病,我曾是一名CPA备考患者!
学习时间,手机静音,认真学;到了安排好的休息时间,就认真玩,让大脑呼吸新鲜空气(比如吃饭时间,我会看电视剧,对着男主两眼冒金星)。
心态坚定,时间安排执行到位,通过考试也只是必然而已。
▎本文由高顿CPA原创发布,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