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主要工具
TUhjnbcbe - 2024/12/16 18:34:00

我是忘机邀您一起共读:《少有人走的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痛苦。

可是我们遇到问题和痛苦的时候,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命苦。遇到问题本身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又出现新的问题,这样又带来新的痛苦,这样使得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显得困难重重。因此人人都有过抱怨人生的不公,我也曾如此。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放弃前进,宁可任由自己痛苦着,焦虑着甚至绝望着。

那如何解决人生的各种问题呢?

这本《少有人走的路》指出了一条明路——自律。这本书被翻译成了23种以上的语言;畅销了近20年的时间,至今还常盛不衰。

作者M.斯科特.派克在这本书开篇就让我们知道:人生是一场艰辛的旅程,要想解决人生旅程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自律,只有自律才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跟随作者去了解如何通过自律解决人生问题。作者说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1.

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自律的原则之一;更是可行的生活方式。

推迟满足感是自律约束自己的有效原则之一。

作者的一位来访者,请求帮助她总是拖延工作的坏习惯。

经由一个多月的访谈,作者发现他的这位来访者,有一次在吃蛋糕的时候,喜欢先吃好吃的奶油,把不怎么喜欢的蛋糕留到最后吃。

从而知道来访者上班的第一个小时里,总是把容易的和喜欢的事情先做,面对棘手的事情总是尽量回避,结果,工作拖延无法完成。

作者建议来访者,在上班后,第一时间把难做的棘手的事情先做,再去做简单容易的事情。并告诉来访者,用一个小时把棘手的问题解决了,剩下来的六个小时都是轻松幸福的时间,总比,第一时间做完容易的事情,剩下六个小时的时间痛苦好得多得多吧?

因为这位来访者是一位意志坚定的人,也遵循了作者的建议,她很快就克服了她的坏习惯拖延症。

延迟满足感,就是主动要求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承受工作上棘手的问题带来的痛苦,然后解决拖延症的问题。

延迟满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先苦后甜。先解决痛苦的问题,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然后,只有解决了问题,才能享受更多的快乐。

作者根据一些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了解到现在的一些“问题学生”正是因为缺乏推迟满足感的能力,导致学业荒废,而成为了大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如果,在孩子十五六岁出现拖延问题,去咨询心理医生,作者认为成效就不太显著。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不会愿意配合与参与治疗过程。

作者建议培养孩子延迟满足感的能力,最好的时机是在5-6岁的时候,让孩子学习自律的原则: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

比如,跟同伴玩游戏的时候,先让同伴玩,自己最后一个玩;先做作业,再看动画片,等等。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我们在解决问题和痛苦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总是逃避问题,所以就在痛苦的怪圈里面出不来。遇到问题就逃避,遇到问题就逃避,如此循环往复,总是不愿意面对问题,所以,问题总是没办法解决。

最近我自己在写文章上,遇到没有素材的时候,就不想写,然后就拖延。有时候,时间一下就过了几天,我还是一个字没写出来,就是这样的只享受几天轻松的日子,又在一边懊恼自己没写稿带来的焦虑情绪。

现在开始学习推迟满足感,让自己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先找素材,解决问题,帮助自己成长为一个自律的心智成熟的人。

2.

大家如果留意一下,不管是同伴,夫妻,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吵架,你会发现,双方都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都说“你怎么怎么样。”“都是你的问题,都是你的错,”之类的话。这些都是说明一个人不愿承担责任的。

我们逃避、推卸责任是不自律的一种表现。

作者的另一个来访者,因为逃避责任,发展到了可笑的程度。

这位来访者是驻扎在冲绳岛的美国军队的军官,他酗酒成瘾,只得找作者做心理咨询。他跟作者说,在岛上,晚上因为无聊,除了喝酒,就没事可干了。

作者帮助来访者想到的办法是:你可以读书,钓鱼等等。这位军官总在找各种各样理由,说做不到,路途远之类的借口。

这位军官宁可饮酒过量,违反军纪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也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他就说“没有办法,驻扎在该死的岛上,人人只有靠喝酒打发时间,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

因为他不肯接受作者的帮助,总是固执的认为不是自己的问题,最后,只得被开除了军职。

在这个岛上还有一位军人的妻子,更可笑。她因为在这个岛上没有朋友觉得无聊,而去自杀。作者建议她可以学会开手动挡的车,然后就可以去其他军属区,或者参加军人妻子俱乐部结交朋友的。她是认为岛上的路太糟糕了,而宁愿去死,也不去学开车。

这两个案例都是典型的不愿承担责任的人,这两个案例都是人格失调症患者。他们始终不敢直面自己的问题。

逃避责任看是躲过了“麻烦,”其实,“麻烦不但一直在,还有碍于自己的个人成长。美国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说“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书中还介绍了另一种神经官能症患者,这种患者恰恰相反,这种类型的人格把责任都归咎于自己。

他们常常会把“我本可以”、“我或许应该”挂嘴边。

作者认为自疗神经官能症比人格失调症要容易得多。因为这样的患者问题应该由自己承担,而非别人和社会导致。

人人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逃避责任的本能。我们只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必须自愿主动地审视自己,愿意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认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并积极找方法解决它,这样才是让自己心灵成长心智成熟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3.

我们想要解决人生遇到的麻烦问题就要忠于实事,而不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当中。而这个幻想就好比是一张人生地图,大部分人都有他固执的观念,导致他的人生地图从来不曾修订而无法通往心智成熟、健康生活的人生道路。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人生地图的,人生地图是需要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绘制和随时做出调整的。

一张地图,如果它的定位不准确,那么我们将永远迷失方向。

书中的这个案例,一个丈夫因为在孩童时期被父母欺骗过,他认为父母是不可信的,他就绘制了一张他认为,谁都不值得信任的人生地图。导致他在成长过程,婚姻上跟妻子、工作上的同事、领导、顾客、甚至跟警察常常发生矛盾。他只得找作者做心理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因为他的人生地图(人人不可信的观念),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他跟作者约好的时间,他总是失约,还认为作者不关心他,最后干脆把作者拉黑了。

人生地图不是一成不变的,好比我们现在用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一样,需要不定期的修订,不然我们就会找不到方向。

那么怎样才能及时修订自己的人生地图呢?

逃避现实是人的本性,我们都喜欢生活在舒适区,而不敢面对现实。因为面对现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我们放弃成长,放弃修改自己的地图。

要修订好自己的人生地图,就要做到自我反思,重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要敢于接受外界对自己的质疑和挑战,这点很重要。

因为挑战外界对自己的质疑,才能真正收获成长。虽然挑战质疑会带来不舒服的心理感受,甚至是痛苦的感受,正因如此,很多人选择半途而废。

但是,也只有通过勇于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改变带来的暂时性痛苦,走出舒适区,才能迎来新的生活,这就是自律带来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4.

自律最后一个原则是要保持平衡。既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也要拒绝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如果一味承担责任,就容易变成神经官能症;如果一味地推卸责任,就容易变成人格失调症。到最后就是要保持中庸之道,也就是保持平衡。

延迟满足感,如果一味延迟,将永远吃不到好水果。举个例子,买一袋苹果回来,总是先吃坏,把好的留到最后,这样一来,总是吃到坏的苹果。这样延迟满足到了极点,就无法享受到好苹果的滋味了。

保持平衡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同时也要学会尽可能地享受当下的快乐时间。保持平衡,是要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比如说,一个人从来不会生气好不好?这样未必是好事。生气是一种反击方式,不会生气就会遭到压制,欺凌。必要的时候,生气是在保护我们可以不被欺负更好的生存下去。那如果动不动就发怒生气,也容易造成我们与他人相处得不融洽,造成沟通问题,也容易带来生活、工作上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既要有会生气的能力,也要有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之前学习过的《易经》三分法思维方式,一件事情,既有阴的一面,又有阳的一面,也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性。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看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中间可行的方案,这也是保持平衡的原则。不管中西方,在解决人生问题方面,还是殊途同归的。

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选择回避问题,有人对问题视而不见,有人就拖延,希望问题自己消失,有些人甚至用药物麻痹自己,这些种种都是想远离问题,不想承受问题带来的痛苦。

自律才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自律的四个原则是我们人生的导向。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痛苦的时候,不妨把自律的四个原则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去践行。在践行中不断成长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少有人走的路》,或许这条路不好走,但是,要成为心智成熟的人,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