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小云简介
寿小云,男,北京中医药大学77届学生,曾任职北京中医医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主任医师,现任世中联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委员,第一、二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
《内经》曰:“号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寿氏疾病脉法以“号脉直接诊病”为显著特征,解决了中医千年悬而未解的号脉直接诊病问题,建立起西医疾病诊断基础上的中医辨证治疗模式,使临床号脉直接诊断西医疾病成为现实和可行。
寿氏脉法虽植根于内经古脉法,但深入浅出、简便易学。诊断特点寸关尺脉,上下、内外、左右有序分布着几十个候诊部位,一病一脉,各司其位,简洁明了,涵盖全身脏腑器官。包括中风急慢性期脉象诊断、脉象识别血压数值高低、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肥厚、瓣膜病变等脉象特征、呼吸、消化、骨骼、软组织病变、肝胆疾患、肝胆肾前列腺结石、囊肿、各种肿瘤等疾病;各种心理和心理疾病脉象。
学员通过学习寿氏心理脉学,能深窥患者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心理疾患,如儿时的重大心理创伤以及对人生事业影响。也可识别患者的心理、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心理疾病,以及小儿潜质、心理缺陷和发展前景。寿氏心理脉学为心理创伤、焦虑、抑郁、痛苦、悲伤、强迫、暴力倾向、自杀倾向等各类心理状态的获知和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途径和方法,自成一家。
中国篮协科医反委员会成立,中医脉象首次进入国家体育事业疾病和心理诊疗、检测领域,寿小云、中医专家受聘。
国家著名中医寿小云教授应邀参加美国中医特色研讨会做大会发言,并实操摸脉,把祖国传统医学脉学发扬世界。参加论坛的有哈佛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医学院、建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大会发言和实操摸脉,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合影留念。
寿氏脉学开课通知
?成都班
学费:(食宿自理)
时间:5月4/5/6/7(3号报道)
地点:成都市
报名联系:于丹
联系方式;
学费;
招商银行账号:。
账户名:于丹
开户行为:招商银行天津分行新开路支行。
√
寿氏脉学课程组成
Day1
上午:寿氏脉学导论病脉总论
下午:心血管系统脉象
晚上:带教辅导分组练习
Day2
上午:脑血管系统脉象消化系统脉象
下午:泌尿生殖系统脉象运动系统脉象
晚上:带教辅导分组练习
Day3
上午:呼吸系统脉象肿瘤脉象脏器缺失脉象
下午:心理脉象基础理论
晚上:带教辅导分组练习
Day4
上午:心理脉象临床
下午:心理脉象临床,综合评教现场答疑指导
分享寿老师的一则脉案
寿氏脉案——心肌梗死恐怖症
某先生,研究员。近日工作劳累,突然感觉心前区不适,憋闷,呼吸困难。据说吸过几次氧,并含了硝酸甘油,病情未缓解,经同学邀我前去看望。只见他躺在床上,身边放着两个氧气袋,神色紧张,呼吸急迫,大口喘气,语言断续,双手颤抖。心电图报告为可疑供血不足。
诊脉,双尺脉弦长细紧,绷急,拘直而细颤。肝脉略显郁象。反观心脉却脉来和缓,脉搏高峰拐点圆滑,振动觉无涩滞感觉,血管无明显硬化现象。
患者以心前区不适发病,病势危急而心脉坦然,其中必有藏奸。再三把脉,度量再三,提出我的看法:“估计心脏问题不大,初步印象是工作过劳,加上精神过度紧张所致。”建议服镇静剂的基础上,严密观察病情,尤其心脏变化,再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然病人紧张万分,害怕得了心肌梗死,坚持要去监护室。领导亦极端重视,紧急送监护室观察抢救。
住院一个月,全面查体检查,心脏基本正常,竟无它病,最终诊为神经官能症出院。我去看他,仍双手时有细颤,有时伴有无意识动作,与人交谈时表情拘紧,有时语言略有磕绊,一派紧张而神经质的表现。
一月悬念,终能放下心来。
按语:
此例神经官能症,由于赶科研课题连续几天工作,过度劳累加之进展不甚顺利,诱发胸闷、憋气。患者性格多疑,心电图的可疑供血不足更导致了恐慌情绪。当时所见呼吸急迫,双手颤抖。除紧张外,亦不能排除紧张而过度呼吸造成的呼吸性碱中*。对于这种情况,由于事关患者生命安危,纵有十分把握,也不敢贸然行事,相关的系统检查是必须的。但有一点,关键时刻的脉象表现确实反映病情的真谛。
俗话说“吓死胆小的”,生活实践中,类似“心肌梗死恐怖症”的恐病人群不在少数。
做名医,不做俗医;发现他人不能发现的迹象,真诚对待病人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寿脉、神脉》
古切脉
知寒热虚实
今寿脉
切寸关尺
三部九候诊
中西医双轨脉诊断
推而下知,知血管前
推而上知,知血管下
推而外知,知血管内
推而内知,知血管外
推知知脏腑
知心脑,知关节,知泌尿,知呼吸知消化……
圆脉点横断斜
股骨头脉呈现
腰间盘脉隆起
高血压使劲按再松起
重力起便是高
起点弱是低血压
癌变处有硬胞
脊柱疼有线起
新病圆球现
病久成条线
条索状病更重
浮中沉是脉位
虚实脉是脉力
迟数缓是脉率
滑涩脉是脉势
促结代是脉律
脉形有细弦芤动紧稀浊硬
一定分辨清
寿氏脉学是神脉
号脉读心第一人
西医临床病
心理抑郁焦虑症……
搭脉知病情!
学习寿氏脉学感言
二年前我听说有一种神奇的脉学,医者用三根手指可以感知患者的多种病变,苦于无缘了解。近日有幸参加了寿小云老师在天津开办的第45期〈寿氏脉学学习班〉,才短短的三天学习,就使我对寿氏脉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有相知恨晚之感。
寿老师所创之脉学,集中医脉学和藏医、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于一体,避免了传统中医脉学带给初学者的‘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窘境,只要心静入门,很快就能掌握一二,学起来要比传统脉学容易很多。
我有几点心得,愿说出了与学友们分享。
一、传统脉学是三部脉法(寸,关,尺),寿氏脉学是五部脉法,甚至可以说是五部+(加)脉法(寸,关,尺,尺下1,尺下2,寸上)。
二、传统脉法是左侧心、肝、肾,右侧肺、脾、命门。曾有西药同仁和患者问我‘肝在人体右侧,为什么你们号脉说左侧的脉是肝’?虽然古人有‘肝体阴用阳’之说,但在解释上也难免牵强附会……寿氏脉学把脏腑的位置进行了理性的调整,完全符合解剖位置;又有寿小云老师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而进行脉形的阐述,更为合理。
三、传统脉学的浮、中、沉阐述的是病理,如浮脉代表的是表病,阳病;沉脉代表的是里病,阴病。而寿氏脉学的浮、中、沉应是解
剖,是脉位。如在一个很小的部位可以有皮肤,肌肉,筋膜,脏腑,骨骼,并依据其解剖部位的深浅可以逐一显现。如手术刀痕必须浮取,重取是摸不到的;同样,骨骼必须沉取,浮取也是无法感知的。
四、寿氏脉学除了用三部九候脉法感知脉管正面所反应的脏腑信息外,更侧重对分布在血管四周各种脏腑,组织等人体各个各部进行上下、左右、内外的立体候诊,故有‘推而内之’,‘推而外之’,‘推而下之’,‘推而外之’。如果方向推错了,就无法感知这个层面的脉象信息,也难怪有些人说‘摸不到’了。
五、传统脉学主要是感知脉动,包括西医查脉搏也是查脉动,寿氏脉学主要是用心体会脉管及所代表的周围组织,脏腑的形体变化。‘体会’的内容和实质是不同的。
六、观察脉形时要记住‘善者无形,恶者有形’。通俗地讲,一个健康的人,身体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当你感觉某个部位不适了,就说明这个地方有病了。如:心脏:一天24小时分分秒秒都在跳动,健康的人是不会有任何感觉的,如果你感到心悸,心慌,胸闷,胸疼,就提示你心脏有病了。再如:胃每天都在收纳,消化食物,人只会感到饿了,饱了,不会有其他不适。如果你感到胃胀了,泛酸了,胃疼了,就说明胃有病了。相同道理,身体其它部位也是如此。这就是‘善者无形’,‘恶者有形’。寿氏脉学就是让我们找出‘恶者有形’的脉象,进而诊断疾病。
如果说祖国医学是瑰宝,寿氏脉学就是瑰宝上的明珠,为我们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和爱好者找到了诊病和治病的钥匙和法宝。寿小云老师把这么多的好知识,好经验倾囊相授给我们,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化吸收和领会,只有在以后的临床中,找出典型患者,逐渐揣摩和领会,达到学以致用。所以,不要心急,心静才能学好。
初入师门,刚学了一点,就唠唠叨叨说了这些,只是有些感悟和体会,有不吐不快之感,其中错误望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友不吝斧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