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一定要努力觉察在咨询过程中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以下8个要点,
分享给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你。
01
面对自己的焦虑
多数的新手咨询师,在初遇来访者时一定感到相当焦虑。
其中的一部分焦虑,主要来自我们与来访者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与他们一起工作。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焦虑,比起找借口来否认,情况就会好很多。
自我怀疑是很正常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与处理。
其中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与督导和同辈的同行公开地讨论,当我们与有相同经验的同辈讨论分享这些经验时,彼此交流同样的担心、害怕以及焦虑,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自然的感到被支持。
02
做自己以及自我揭露
由于人的自我意识及焦虑,使得我们在一开始咨询时,会太在意书上所说的,因而固着在一定的程序上。如果我们可以在咨询过程中做自己并且适当地自我揭露,就提升了真诚的机会。正是我们真诚及活在当下的程度,使我们能够和来访者连接,进而和他们建立有效的咨访关系。
现实中的咨询,则有可能因为走向以下两个极端而出了差错:
一种是固着在角色上而失去了自己,把自己藏在专业的外衣之下,即咨询师很努力地维系被期待的应有角色,人的味道很难显露。采取这类行为的咨询师有可能会使来访者感到毫无个性,并认为他们躲藏在专业角色的背后。
另一种极端是他们太努力地自我揭露,例如向来访者揭露对他的自发性的印象,因而造成来访者不必要的负担。
即使身为有经验的咨询师也不易判断自我揭露是否适当,何况是新手咨询师。
所有在决定如何适当地自我揭露时,一定要慎重考虑揭露什么、什么时候揭露,以及要揭露多少。有时候提到有关于自己的事情是有用的,但一定要对自己自我揭露的动机有所明了。评估来访者听到这些自我揭露的准备程度以及来访者可能受到的冲击是重要的。在任何自我揭露的时候能够保持敏锐,才能了解来访者如何被影响。
自我揭露中,对咨询最有用的一种方式,就是有关来访者与咨询师在面谈过程中,当下中所发生的事。
这个技巧牵涉到向来访者揭露我们此时此刻的想法或感觉,但是要小心避免对来访者的评论。此类持续的分享行为可以促使咨询继续前进,并且改善和来访者的关系。
03
避免完美主义
或许,“我们必须永远不出错”这种想法是最常压垮我们,也是我们最常有的自我挫败的信念之一。虽然在“理智上”我们都晓得人是不完美的,但在“情绪上”,我们总觉得自己不该犯错。
不管是新手咨询师还是有经验的咨询师,只要是普通人,就都会犯错。当我们尽全力要表现完美时,会耗费掉很多能量,因此会影响我们来访者活在当下的能力。
我们要对“咨询师要知道所有的事情及要有完美表现”的想法提出质疑,并在督导时鼓励他们分享彼此所犯的错,或是一些他们认为不太对的事。
在督导下,咨询师能意识到自己可能犯错,并愿意分享自我怀疑的想法,对他们来说这就是走向成长的道路。
04
承认自己的有限性
我们不能妄想自己可以帮上所有来访者的忙,必须诚实承认自己无法帮助所有来访者。当我们能力有限无法帮助来访者时,学习何时及如何将来访者转介是很重要的。然而,在“学习清楚个人实践的限制”与“有时要挑战’限制’”之间,存在着很微妙的平衡关系。
当我们在决定要和一个自己没有尝试过的个案类型开始工作,可以先试着不要企图特定化此个案。通过督导,或与同辈讨论,努力去体会自己在个案中的感受,也许就能找到答案,更重要的是更加认识自己,得到成长。
05
了解沉默的意义
虽然沉默的意义很多,但对新手咨询师来说,咨询过程的几分钟沉默,仿佛会是几个小时之久。
也许是来访者正在静思之前所谈的内容,或者正在琢磨着刚才所浮现的觉察,也可能是来访者正在等着咨询师来引导,或是要咨询师决定接下来要做什么,或者反过来,是咨询师等着来访者来决定。
在这样的时刻,来访者与咨询师可能会觉得很无聊、分心或是在想别的事,或只是一时之间无话可说。
更有可能是,沉默也是咨访双方之间无言的沟通。沉默可能是种沉淀,也可能压倒一切。如果一直都只在表面上互动,可能表示两个人对于更深层的探索有些畏惧与迟疑。
当出现沉默时,要指出并与来访者探讨沉默的意义。
06
处理来访者的要求
如何面对那些经常提出要求的来访者,时常让新手咨询师常感到无措。
很多时候,新手咨询师往往希望能扩大自己可提供帮忙的范围,且因为不想要被套上自私的帽子,很容易让自己不切实际地承担起来访者的要求,而无视来访者的要求是多么不合理。
来访者的要求是五花八门,例如除了你所能提供的时间之外,希望可以谈久一些、要求增加话题次数、希望在私下的社交场合会面、希望你能持续证明是关心他们的,或是告诉他们如何解决问题。
在咨询一开始时,或在来访者表露出这些想法时,就清楚表明咨询的的界限在哪里,是解决这些情况的方法。
07
不是自愿来咨询的来访者
面对那些非自愿、被他人要求来接受治疗的来访者,最大的挑战在于建立咨访关系。
对这些非自愿的来访者,还是可能与之展开有效的工作,但是得由公开讨论彼此的关系本质开始。当来访者缺乏准备或未引出来访者来咨询的想法及感觉时,咨询师往往要面对比较强烈的阻抗。
此时让来访者坦言自己不能或不愿意做什么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澄清保密的限制及其他可能影响咨询效果的因素。与非自愿来访者工作时,协助他们准备进入咨访关系特别重要,如此将可减少他们的抗拒。
08
忍受模糊暧昧的状态
许多新手咨询师会因看不到立即成果而感到焦虑。他们自问:“我真的对来访者有助益吗?还是来访者其实正在变得更加不好?”
至少在开始几次的会谈中,咨询师要学会能够容忍不知道来访者是否有改变的模糊状态。咨询师也要明白,即使是在一开始几次咨询后就出现好转,也并不代表着真正的好转,很大可能是一种神经症性的移情(“我都做了咨询了,在咨询师面前一定要变好”)。
而且,有一些来访者在呈现咨询成果之前,会有明显的“变坏”,咨询师要能承接来访者的各种变化,心中要明白,心理咨询是一段很长的历程。
以上内容节选自《咨商与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
后记
诚如文中所提到,
心理咨询中用的最多,且最有用的,
就是倾听、镜映、自我觉察……等基本功,
岳晓东博士曾经提出过心理咨询培训圈儿的八大怪现象:
1、不练基本功,练高难度动作(催眠、心理剧、家庭治疗、海灵格家庭排列等课程);2、国外“杂牌*”,国内变正规*(海灵格、萨蒂尔、莫伦诺等);3、一星期的培训费用贵过一学期(催眠课程、心理剧课程等);4、成功学理论变成心理学理论(NLP理论不是心理学主流理论);5、心理咨询授课如演戏(过分追求心理咨询的戏剧化效果);6、心理咨询授课练哭戏(讲者泪流满面,听者陪哭,这是心理咨询实践之大忌);7、咨询师变巫师(过分强调咨询师的表演效果,对学员不具模仿性);8、请老外讲基础课(有些外国学者讲的内容十分表面化,缺乏本土适宜性)。
如果我们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修炼基本功上,
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不要错过山丘心理·储备咨询师招募!
在这里,
可以通过真实的个案锤炼基本功,
在大师的指点下踏上专业之路,
在专业的交流和碰撞里整合出自己的咨询风格,
还能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携手共进。
?详情请戳?
山丘心理
第十一轮·储备咨询师团体案例督导小组招募
▼
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快速报名通道——
?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