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口吃的两大问题“强迫”与“神经质”,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得了此病的患者常会出现强迫性思维和行为。了解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对于预防和治疗强迫症很有帮助。
患者会出现强迫意向。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患者会出现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患者会出现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患者会出现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患者会出现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神经质症形成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神经质性格;二是由神经质性格决定的,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感知或极力排除症状。结果使病人生活偏离常轨,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神经质是一种具有某些神经症基调的人格特征,也可理解为神经过敏的特殊气质。神经质的人对于消极事件有体验上的偏好。神经质往往会对个体的事业、爱情、生活、人际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最终导致神经症或其它身心疾病的产生。
大多的口吃患者内在都是存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也是促使口吃变得无法控制的核心问题。所以矫正口吃可以试着从缓解强迫症和神经质症状着手。
治疗强迫症千万不要控制与克制,那样只会更严重,要允许自己的焦虑、不安,恐惧情绪的出现。在强迫症中,一切的心理反抗,或者是转移注意力,都是没有效果的。不管强迫症如何千变万化,“把心放平顺其自然”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与关键。
就像口吃的强迫思维出现,不要总是试图反抗或想摆脱它,要学会接受它是你的一部分,因为当你反抗的越激烈,它反而会越容易影响你,因为此时你的脑海里都是它,虽然你想的是摆脱它,但却恰恰提醒了你自己它的存在,反而会更难过。
当你在大脑里不受控制口吃预感来临时,心理上一定要放松,不要用力控制自己去不想,也不要刻意去追着想,允许自己对于口吃紧张、恐惧情绪的出现,然后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刚开始做或许会有点困难,但是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发现自己就不想了,就轻松了!需要提醒的,关键是顺其自然把心放平,但凡走出口吃困扰的朋友都是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调节的。
对于神经质症状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调整: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能够见成效的事情。努力作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
例如,害怕出现口吃的人,因为口吃不敢在特定场合沟通的人,在某种场合与人沟通感到极端恐惧的。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出现口吃没关系,但即便口吃该说的还是要说,带着恐惧去表达,注意自己要说话的内容,而不是注意自己是否口吃,坚持做下去,恐惧就会逐渐减轻。
通过多次这样做的结果,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想方设法要消除的口吃症状,想等不口吃了再与人交流,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没有真正去享受做的那个过程。生活中为所当为就是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对行动束缚的模式,即便面对口吃也是可以轻装上阵,说话自然也就恢复到自然的状态,内心还不会为之困惑。
也许只有我们了解清楚了口吃影响的两大问题,并认清症状的表现,然后针对问题去实施改变,相信口吃问题也就可以及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