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税晓霖离京六年后,
TUhjnbcbe - 2021/1/23 3:00:00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接到这篇稿子的邀约时,我满心诧异:确定是我吗?

毕竟,去年校庆回校参加本科毕业10周年活动时,看到我们年级毕业生行业分布的统计数据,我的工作属于占比仅有1.89%的“其他”类别。清华的传统育人目标——治国栋梁、兴业之士和学术大师——我一个都沾不上边,心里一直默默把自己归为“校强我渣”的典型代表。

另外,这个专栏的撰稿人在我眼里都是大牛,职业经历金光闪闪,是入主流、上大舞台做大事业的校友们,而我的职业曲线从平台规模而言,却是越来越小了。

年回校参加毕业十周年活动

邀请我的老师说:“你和他们没有不同,但你们每个个体又都是不同的。”诧异之余也为母校的多元氛围感到欣慰。我想,既然母不嫌子丑,那就坦然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从国企到创业最后再选择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故事,分享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领略到的艰辛与幸福。

被安全感束缚的职业起点

年,我进入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如何做记者,4年后又去教育研究院捣鼓研究生教育改革,年夏天硕士毕业后,却既没有当记者也没有从事教育,而是选择了一家中字头的国企,开启职业生涯。

说来也好笑,直到拿到offer的那一天,我都没太搞明白自己要去的部门究竟是做什么的。那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地方呢?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根本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欢做记者、不喜欢做企业内宣,但却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也没有底气确信自己能做什么,似乎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不太有把握。

在剩下的有限选择里,中字头国企给户口、福利好、压力小、门槛高,对外地留京的女大学生而言,是一个能给人相当安全感的选择。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这么确定了下来。公司的领导和同事都很nice,尽力给了我很多锻炼机会,各方面待遇也不错。两年的时间,当初缺少的底气慢慢找了回来,我基本上能够确信,即使没有那么热爱,只要自己愿意,我也能把一份工作做得比大部分职场人要好。但是,我逐渐不满足于做一份“体面”的工作,不希望靠责任感去克服平淡感,心底那个被摁住的声音逐渐往外冒——你还有更多可能,不要被舒适感慢慢吞噬。

于是,工作两年后,我离开了这家在长辈眼里样样都好的大平台,移居上海,开始另一段旅程。

在创业热潮中,看见自己的内驱力

年前后,国内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我当时刚晋级为新手妈妈,也从安稳的国企退了出来,准备尝试一番不一样的生活,于是在孩子只有4个多月大时,和朋友一起联合创立了一家以哺乳服务为核心的母婴育儿平台。我们聚集了一批最优秀的哺乳顾问,借用O2O模式帮助新手妈妈处理各种哺育难题。

当时正是O2O备受资本青睐的时刻,我们才刚成立不久,就被著名投资公司约谈了项目,后来也顺利拿到了天使轮投资。但是在创业过程中,我一直问自己: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呢?你对扩张公司规模、一轮轮的融资、去上市敲钟有强烈渴望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发现自己对创业本身并不热衷,而是被这个项目的社会价值深深吸引。

当年不如现在,没有那么多女明星站出来诉说新手妈妈的尴尬和痛苦,新妈妈获得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税晓霖离京六年后,